东洲区教育局认真贯彻“双减”工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聚焦“减负提质”,进一步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后服务,让教育理性回归校园。
一、总体思路
坚持“三三三”。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双减”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双减”工作政策的学习和宣传;三是强化“双减”工作的精准布置和有效实施。校园内提质减负,做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课堂教学;二是优化课程设置;三是优化作业设计。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做到“三个提高”。一是提高参与率和覆盖面;二是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具体工作
1.“双减”工作总体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先后召开了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听取“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区教育局召开修师德正师风廉政会议,教育局与学校、校长与教师层层签订责任状、承诺书。明确责任,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各校全面开展“双减”工作政策解读与校本研修活动,参训教师1193人次,参训率达95%。率先建立区、乡(街)、社区(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795人的“双减”工作监督员队伍,召开会议90余次。教育局每月召开“双减”工作专题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足。在“校内减负提质满意度”网上问卷调查活动中,全区8958名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家长满意度为97.72%,学生满意度为97.79%。东洲区“双减”工作,先后被“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抚顺传媒网、抚顺日报、晚报报道。
2.教学开展情况
落实“双减”工作以来,我区获部优课2节,省优课29节,市优课73节。9位教师在全市进行经验交流,12位教师参加省观摩课展示和经验交流。在省级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2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语文学科教研指导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指导团队”;新屯小学被评为“辽宁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优秀组织学校”;德才小学被教育部授予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进校园特色校荣誉称号;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典型案例单位。
3.考试管理情况
严格落实国家和辽宁省《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如:万新二校尝试推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单”;新屯小学尝试结合学生实践活动评价;东方德才小学探索五育并举评价方式等等,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作业管理情况
东洲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东洲区中小学落实双减工作各学科作业管理实施建议》;建立东洲区中小学作业题库。让作业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我区7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线下作业管理会议,多次在全市作经验交流。小学语文学科参加省《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学业质量立体化评价改革》开题会,教研员刘飞做了题为《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内容之卷面纸笔测试的研究》工作汇报。新屯小学张宇老师参加省首批小学乡村教师导师团送教送培活动,做了题为《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作业趣味》的讲座。
5.课后服务开展情况
全区中小学实现课后服务100%覆盖,全部达到每周实施5天,每天达2个小时以上,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率为95.5%;专任教师参与率为85%。各校开展球类、舞蹈、健美操、口才、器乐等20余项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劳动活动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6所学校引进足球、篮球、器乐、声乐、棋类等项目进校园,18名专业人员进入校园参与课后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2021年,东洲区组织全区中小学先后开展了广播操队列队形、棋类、踢毽跳绳、篮球与艺术展演5项赛事。2022年,先后开展“班班有歌声”、“班班习书法”、“美术工作坊”及“班班踢足球”4项艺体竞赛活动。
6.托管服务开展情况
东洲区作为市首批托管服务试点单位,先后有7所中小学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了托管服务,共有1600余名学生、200余名教师参与托管服务。